其实,在一些晚会和庆典中演艺界明星的加入能够一定程度的活跃气氛,带动大家的热情。但是,很多地方在搞相关活动时违背相关活动初衷,在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仍阔气搞庆典,大肆邀请各路演艺明星。这种不正的风气是该制止,这样的通知能得到地方积极的响应让人高兴。但不拼明星、不比阔气的文艺晚会怎样才能让百姓积极参与又从文艺活动者受益呢?这就需要文艺晚会“接地气”。
文艺晚会“接地气”,重在民众参与。一台晚会群众参与度高不高直接关系着这台晚会的效果。或许老百姓参与的节目专业度不高、艺术效果不强,但正是这样的瑕疵才真正体现出文艺晚会是群众的舞台。在很多晚会中,一些所谓的“明星”的表演不仅花费巨大,表演效果却让人不敢恭维,在是谁都是“明星”的今天,让群众看不到真正的艺术精品。反倒群众的积极参与,丰富了日常生活,陶冶了艺术情操,获得的是社会的和谐,降低的演出花费,一举多得。
文艺晚会“接地气”,各地要拿出自家的“看家本领”。文艺晚会还应该成为各地展示当地优秀文艺形式、传统文化的舞台,这样的本土表演不仅能拉近文艺节目与群众的距离,还能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家在花大力气保护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各地的曲艺形式也是保护的对象。人民熟知的京剧、越剧等得到世界的认可,东北二人转、沿海的舞狮等得到了大家的喜欢,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需要机会、需要舞台得以发扬和传承。此时,各地的文艺晚会就应该是“地方艺术”表演的舞台。这样的“地气”才有地方特色,才有地方艺术感染力。
|